活動假牙



別以為只要完成活動假牙就萬事OK囉!
需要注意的小細節
有時候,我們裝上植牙、假牙、還有「活動假牙」後,其實不是完成療程就好了!後續的保養以及定期檢查更重要呀~
來說說活動假牙上的黑色橡皮:
這是主要固定假牙於口內的重要裝置,稱之為oring
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橡皮筋,拉扯久了會容易鬆掉、彈性疲乏;或者是斷裂,這時候就需要回診來更換囉!
就跟冷氣以及汽車一樣,需要適時的回廠保養檢測的是吧!當然醫師替您更換的同時,也會一併作些檢查啦:
先看看pip組織密合度、咬合整體調整(使力量均勻分配)咬合調整尤其重要~有些患者長期使用,咬合較重時會一不小心把活動假牙給咬斷了呢!
而活動假牙斷,有時或許是還能維修的,但是又要一些花費與等待假牙修復的不方便,所以建議患者們還是要記得定期回診維護唷!!
#活動假牙
#咬合

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活動假牙的好朋友~
附連體與橡皮圈的作用
o-ring(橡皮圈),這個名詞在傳統矯正上常常會聽到,但這篇是運用於活動假牙。
當活動假牙不夠穩固時,醫師會建議在牙齒上製作附連體或是採用植牙的方式,讓這組活動假牙更加穩固。
什麼是附連體?
附連體就像我們的USB接頭或是音源線一樣,分為一公一母。
有了附連體還是會不夠密,所以我們會在活動假牙內放置o-ring(橡皮圈)如圖,加強假牙的穩定性。
o-ring(橡皮圈)是橡膠材質,每天拿上拿下都會讓它彈性疲乏,所以建議一年更換一次,才不會因為o-ring(橡皮圈)磨耗,造成其他活動假牙上的問題產生。
接下來是連續的系列文章,讓我們好好了解這其中有些什麼故事吧。
#全口假牙


附連體有分兩種
自然牙附連體與植牙附連體
--承接上篇--
上次提到活動假牙的附連體與o-ring(橡皮圈),這篇來說說口內的狀況。
J先生因缺了許多牙齒,進而做了全口活動假牙的重建,但在X光片發現,左右兩側的牙齒不太平均,後牙的咬合支撐也不對稱。
在醫師建議下用植牙的方式,解決兩邊咬合支撐不平衡,穩定活動假牙,避免後牙因無支撐產生翹翹板效應不舒服。
#全口假牙

活動假牙一直都是君悅牙科的治療選項之一,有著價格較平易近人、大部分不需手術的優勢(畢竟不是每個人皆可接受植牙手術);此圖是活動假牙的試戴,就鄰牙或骨頭的狀況是可以評估固定牙橋或植牙,但跟患者討論過預算和骨質條件,最後以螃蟹腳🦀️來恢復咬合功能。
#活動假牙
#RPD
#螃蟹腳
#預算
#身體狀況
#減少手術次數

二氧化鋯假牙現在為大多數患者首選的假牙材質,較美觀又有一定的強度
全鋯冠強度雖比金屬弱,比陶瓷金屬強,我們還是會告訴患者有斷裂的風險。
咬合力道過重、愛啃骨頭、晚上睡覺會磨牙、咬合空間不夠的患者,斷裂機率大於一般的病人。
此次假牙斷裂患者製作五顆長牙橋,假牙完成後一週就發現斷裂。
醫師推斷可能原因:
1.患者因咬合空間不夠及深度咬合過重
2.假牙在製作時可能產生瑕疵
重新製作一組假牙後,醫師調整了咬合側方力量撞擊,目前已完成假牙一段時間。
3.假牙與缺牙接觸面積太少。
日後若再發生斷裂
醫師會建議將假牙更換成金屬或者利用假牙提高咬合空間。
#假牙

這個全口假牙後牙義齒斷裂告訴我們後牙磨耗嚴重(從對側亦能看出,簡院長認為因後牙咬力大於前),嚴重磨耗後再給予飲食的側方力量後就造成斷裂,即時working side的movement沒有撞擊也是一樣,當然對咬是較硬的鈷鉻假牙或許增加磨耗速度。簡院長將黏著面粗糙化,再用Rebaron黏合後,將咬合稍微調輕,確認側移無撞擊。再次強調,簡院長認為假牙完成後需定期回診,對於活動假牙還要定期維修,例如墊底等。
#全口假牙
#活動假牙
#定期回診
#新莊假牙推薦

下排全口假牙通常要搭配兩顆植牙會比較穩固 ,通常要把假牙假牙的邊緣「伸進」下頷舌骨窩裡面;此案例在試戴後牙的排牙階段,因為百謙院長覺得咬合在右側小臼齒較重,所以再取一次咬合記錄,請技師再調整。院長做案例講求慢工細活,雖然花多一點時間,但求得到好一點的品質。
#全口假牙
#全口活動假牙
#咬合記錄
#慢工出細活


今日✅下頷全口活動假牙
牙脊、頰棚為可受壓區
醫師會先使用壓力指示劑測試,將不可受壓的地方調整掉後,再進行咬合調整。
初期需適應,一週回來觀察狀況,因病患回去後,吃東西可能會產生新的壓迫位置,所需回來再調整。
活動假牙照護包
牙刷(不可使用牙膏,直接刷假牙即可)
睡覺不可戴著,先使用牙刷清,用容器裝清水泡
假牙清潔錠可依個人習慣決定每天泡或幾週一次
但每次泡只能5分鐘,避免藥劑味道殘留於活動假牙裡唷🦷🦷🦷🦷
活動假牙案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