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跟補習班H主任的相遇來自於六年前的牙裂,如同部分的朋友一樣,H是鼓起勇氣才能挺進牙科接受治療;六年後的現今,看牙對於H還是件不簡單的事,但君悅和院長很感恩每半年能跟H聊聊(雖說還是有些問題在觀察中)。這次主任分享學生在學測前能主動交出3C,那就先有一半的分數進來;學生因3C和網路的普及,書看得比以前少很多;院長相當認同主任,華德福教育普遍鼓勵越晚給孩子3C越好,3C讓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長久集中在書本上,因書上的文字跟3C上跳動的影音相比,確實枯燥乏味了多,多元的社交軟體亦讓人們容易在專注的閱讀或工作時被打斷;院長推薦在數位時代健康成長一書,給予16歲前的孩子可行的3C使用建議(建議依年齡不同),以下三點是院長的體悟:
1.我們應該給孩子明確地媒體素養
2.引導孩子將3C當作工具來使用而非娛樂的媒介(因違反人性使得這引導相當困難)
3.培養實體的興趣(如運動、繪畫等)而減少網路使用的時間
希望我們能更好地運用科技而非被網路給綁架了。
#3C與孩子
延伸閱讀
書介
《在數位時代健康成長》 - qinghewaldorfschool